本文针对物资成本中原材料价格占比较高,履约周期相对较长,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的电力物资(如铁附件、电缆、铁塔)开展价格联动机制研究。通过对招标人、供应商、公共信息价格平台调研,明确了企业价格联动的业务流程,同时对实施价格联动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价格联动机制可以规避因原材料价格变更造成的履约风险,为物资采购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2017年以来,国内金属板块整体受到市场热捧,铜、锌、铝、钢材等价格不相同程度出现异动,对产业链上的制造企业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原材料占比较大的生产制造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如电力变压器、电缆、铁塔等制造企业受冲击较为显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使制造企业中标价格与市场行情报价背离,制造企业经营被动,影响供应商履约质量,存在比较大的履约风险。若在招标时实行合同价格与原材料价格联动,则可以有效缓解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供应商履约困难,也能够尽可能的防止将来原材料价格大大下跌时公司利益受损。
价格联动机制就是对于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的物资,按照约定的计算方式和触发条件,依据公共信息价格平台上的截标日当天原材料公示价格、物资中标价格和履约时原材料公示价格,对该物资实际履约时价格做调整。原材料价格联动实现流程见图1。
招标人可选择原材料占比大、履约周期长的物资品类开展价格联动,首先对进行价格联动的物资进行成本分析,确定占比较大的原材料作为联动原材料类型。以电力变压器为例,变压器原材料主要是硅钢片、铜、变压器油、纸板和钢材等,纸板和钢材在变压器总成本的占比较小,总计约10%左右,纸板价格变更时间跨度较大,价格波动可忽略不计。35kV及以上主变压器,铜材约占总成本的40%左右,硅钢片约占总成本的20%左右,因此,电力变压器的价格需与原材料铜、硅钢片进行联动。
依据联动的原材料种类数量的不同,设置不一样的联动公式,下面给出联动某两种原材料下的价格联动通用公式:
A为投标截止日具有公信力的价格平台的日均价,其中A1为平台公布的原材料1收盘日均价,A2为平台公布的原材料2收盘日均价;
B为合同供货单签发日上月具有公信力的价格平台的日均价的平均价,B1为平台公布的原材料1收盘日均价,B2为平台公布的原材料2收盘日均价的平均价。
σ%为设置的联动阈值,表1是电力行业部分价格联动物资的价格联动公式及阈值。
选择行业公布原材料价格信息的公共平台最重要。需要最大限度地考虑网站数据的权威性、网站接口对接的稳定性、经济性以及数据更新频度。价格数据传输时,还需在传输过程增设数据校验、核实环节,防止异常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目前市面上的公共价格信息平台众多,平台的权威性、客观公正性,以及平台上显示的价格是不是可能被利益相关方所驱动等问题都需要仔细考虑。建议在实施价格联动机制前,对公共信息价格平台做调研。下面,笔者以铁塔为例,对三家公共信息价格平台做对比分析:
由表2发现,三家平台数据对接均可实现平台接口对接,稳定性三家网站均满足条件。相比较而言,网站A和网站B稳定性、准确性都较高,能够很好的满足业务需求,以郑州地区角钢50 mm×50 mm×5 mm,Q235B型材为例,统计三家网站2018年12月份价格数据并对比如下:三个网站的价格信息非常接近,但是网站C的数据更新频率低,参考价格曲线),网站A和网站B数据基本一致,结合报价,可选出合适的价格信息平台。
选取哪一天的原材料价格作为价格联动依据,是实施价格联动机制比较关键的因素。为确保联动时间与供应商原材料购买时间相对一致,实施价格联动机制前,应对供应商积极开展调研,获取供应商购买生产原材料的时间,确保价格联动机制实施的合理性。以铁塔为例,供应商一般在获取准确的交货时间前两个月左右开始采购角钢等原材料,以此时的原材料价格为依据进行价格联动较为公平合理,钢材这类物资具有极大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对于铁塔,价格联动的地域及开始时间选为地区上月均价较为合理。
价格联动机制的触发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合同供货单(采购订单)签约日上月平台公布的原材料均价比投标截止日平台公布的原材料均价增/降幅超过某个阈值时,进行价格联动,否则不联动。
为避免频繁出现合同改变,招标人需要选取一个合适的比例作为触发阈值,当原材料价格变化高于该比例时才进行价格联动。触发阈值的设置应合理,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则联动不易启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失去了价格联动的意义,过小则频繁启动,不利于履约价格的相对稳定。
为更好地确定价格联动机制的阈值,需对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于合同比例变化的影响做多元化的分析。以铁塔为例,铁塔制造业毛利率普遍在10%以上,原材料上涨2%以内的价格变革对后续履约影响不大,所以确定价格联动阈值σ%为3%,若σ%<3%时,执行中标单价;若σ%≥3%时,价格按公式计算并联动。
实施价格联动后,招标人和中标人一同承担原材料市场的价格变革风险,使供应商原材料采购成本与市场接轨,确保了物资的及时、优质供应,规范了招标采购的价格变更机制,及时控制了物资履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