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合肥11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刘静)燃气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在合肥,部分窨井盖下,不起眼的赤色智能配备正实时监测数据,看护城市燃气管网安全。
11月7日上午,记者参与“高水平质量的开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来到合肥市包河区洞庭湖路和广西路交口的一处电力井监测点,工作人员正经过电子设备屏幕,检查井盖下可燃气体智能监测仪实时传输的井内温度、湿度和甲烷浓度等数据。
记者注意到,监测仪器通体赤色,就装置在井盖下方,这是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讨院(以下简称“清华合肥院”)自研的仪器,全生命周期十年,可对可燃气体浓度活络辨认,再依据窨井类型及周边管线状况,进行智能判别报警。自体系运转以来,已成功预警燃气走漏事端508起,较好保证合肥市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转。
“咱们所在的地下管线扑朔迷离,在燃气管线周围有供排水、电力、通讯等各类地下管线。其间燃气管线与上方的电力管线米,周围还有一处电力检查井,燃气管线若产生走漏,简单经过电力管线分散到周围电力井内集合,若产生走漏事端,安全影响极大。”现场,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讨院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研讨中心副主任侯龙飞介绍道。
2013年,合肥市与清华大学协作共建清华合肥院,打造全国首个公共安全范畴产学研用基地。2015年发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造,已完结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作监测体系项目一期、二期、合肥市高危险区域燃气监测预警项目及四县一市城市生命线全域掩盖。政府部门在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热力、消防、水环境、归纳管廊等八大范畴,布设100多种、8.5万套前端监测设备,逐渐建立起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作立体化监测网络。
侯龙飞说,仪器装置的点位也很有考究。装置前,要进行危险评价和燃气走漏分散规则研讨,判别燃气管网周围的暗渠、雨污管网、电缆沟等散布数据,对评价为“较大危险及以上的燃气管线”及相邻地下空间进行要点监测,现在全市布置装置设备4.9万套。
而在清华合肥院内的安徽省城市生命线才智监管中心,工作人能从大屏幕上调出各个监测点位实时数据和动态,全天候监测让危险看得见,城市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