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光缆(下称“海缆”)和陆地光缆(下称“陆缆”),是当今全球网络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
它们不仅代表一个国家的通信发展水平,还影响着科教能力、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甚至安全层面。
既然海陆缆于一国而言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中国运营商在海外有哪些布局?当前面临着什么挑战?如何破局?
关于海陆缆的特点,笔者之前在一文中作过详细的介绍,总结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 运行稳定性:海缆要么正常,要么中断,修复起来慢;陆缆中断的情况较少,但抖动(倒换)可能较多。
世界上第一条光缆,是 1988 年美国与英国、法国之间铺设的大西洋海底光缆(TAT-8),全长 6700 公里。
这条光缆含有 3 对光纤,每对的传输速率为 280 Mbps,中继站距离为 67 公里。大西洋海底光缆的建成,标志着海底光缆时代的到来。
我国直至 1993 年底,才开通第一条海底光缆——中日海底光缆。中日海底光缆从上海南汇至日本九州宫崎,全长 1252 公里,通信总容量达 7560 条通话电路。中日海底光缆的开通,使得当时中国国际通信能力增长 80% 以上,标志着中国从此向互联网进军。
在国际海缆方面,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信息,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在中国大陆登陆的国际海缆共有 9 条,中国运营商在登陆海缆上现有带宽超过 40 Tbps 的带宽,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一直增长,具体如下。
在中国大陆登陆的海缆(引用自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国际光缆相互连通白皮书》)
在跨境陆缆方面,中国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跨境陆缆,中国已经建成了连接四周的国家、通达欧洲的陆地光缆网络架构,系统带宽超过 70 Tbps,具体如下。
中国跨境陆缆统计表(引用自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国际光缆相互连通白皮书》)
然而,尽管近年来中国运营商在国际海陆缆建设方面发展较快,但相比一些发达国家,任旧存在较大差距和诸多不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几乎所有从中国去往中东、欧洲或非洲地区的海缆,均需要途经马六甲海峡,由于某些因素,万一马六甲海峡局势有变化,这必然会影响中国与世界的通信,进而波及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策略的推进。
目前,中国运营商投资建设了一些在美国登陆的海缆,并拥有一定的带宽权益,例如 TPE、FASTER 和 NCP 等。而随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 “214 牌照”于 2021 年和 2022 年相继被美国吊销,导致中国运营商的海缆资源将无法在美国上岸,而面临被动局面。
注:“214 牌照”,是指根据美国通信法(1934 年版及 1996 年修订版)第 214 条规定,取得的 FCC 颁发的国际电信业务授权——在美国与外国之间提供国际公共运营商通信服务。
非洲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区域,聚集了大量的中资企业。这一些企业背靠强大的祖国,在非洲投资、建设与生产,不少已经扎根非洲。然而,非洲相对落后的通信基础设施,将日益成为中资企业逐步发展的瓶颈。
据了解,当前非洲国家之间主要是依靠海缆进行通信(陆缆资源发展落后),而可选的只有 SAT-3/WASC、EASSy 和 ACE 等寥寥数条由欧洲运营商主导建设的海缆,且价格昂贵。这客观上制约了中国运营商在当地的网络服务能力。
可喜的是,面对上述发展的困境,中国运营商背靠强大的祖国,在海陆缆发展方面做了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并取得了重要积极的进展。
首先是中国电信于 2018 年率先开通中国-巴基斯坦首条跨境陆地光缆系统(下称“中巴光缆系统”),这标志着中巴两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相互连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中巴光缆系统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中巴两国战略合作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巴光缆将有望从堡延伸至港口城市卡拉奇,并与卡拉奇海缆对接。如此一来,海缆通信的“马六甲困境”将迎刃而解,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中巴光缆系统(图中橙色实线),及其延伸段(图中橙色虚线Africa 海缆——强化非洲网络覆盖能力
非洲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是中国“一带一路”发展的策略的重要阵地,然而,通信基础设施落后也是许多非洲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绕不开的问题。
2Africa 海缆(含中东 PEARLS 分支)全长45000 公里,预计于 2023 年末建成投产,届时将是世界上人最长的海底光缆系统,覆盖超过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
2Africa 海缆,引用自《2Africa to become worlds longest subsea cable post Arabian, Asian expansion》
中国人西南邻国众多,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紧密。在“睦邻友好、和平发展”方针下,近年来中国运营商正积极与越南、泰国、缅甸和老挝等国进行陆网方面的合作。
作为通信人,我们是中资企业出海的亲历者,我们该为中国运营商波澜壮阔的海陆缆建设篇章而感到自豪!